10月5日,第十六屆北京車展落下帷幕,展會總計持續(xù)10天。在全球幾大A級車展因疫情原因相繼取消后,延期5個月舉辦的北京車展不僅備受矚目,還被賦予了別樣的意義:業(yè)內專家認為,車展的召開向全世界傳達出中國車市重新回暖的信息。
中國車市韌性十足
根據主辦方給出的官方數據顯示,本屆北京車展總展出面積達20萬平米,共展示車輛785輛。包括全球首發(fā)車82輛,其中跨國公司全球首發(fā)車14輛;概念車36輛;新能源車160輛,其中自主品牌車企新能源車147輛。
雖然因疫情原因全球汽車產業(yè)鏈受到沖擊,但并未阻擋跨國車企的參展熱情。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豐田、大眾、奔馳、寶馬、本田、福特等跨國車企在中國的主要負責人均現身車展現場,足以體現出對中國市場的高度重視。
根據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(xié)會公布新數據顯示,2020年8月,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1.9萬輛和218.6萬輛,分別同比增長6.3%和11.6%。產銷量已連續(xù)5個月呈現增長,其中銷量更是已連續(xù)四個月增速保持在10%以上。
電動趨勢不可逆轉
在往屆北京車展中,新能源車型或許只是展會上的“一抹亮色”,但在2020北京車展上,新能源汽車卻成為了主角。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在本屆北京車展上亮相或首發(fā)的車型當中,有近四成皆為新能源車型。
其中,豪華品牌加速了電動化轉型的步伐,奔馳帶來了純電動平臺大型轎車EQS;寶馬展出不久前剛剛上市的純電動車型iX3;奧迪則首發(fā)了e-tron Sportback、Q4 e-tron概念車、e-tron國產版三款新能源車。此外,沃爾沃XC40純電版、雷克薩斯全新純電動概念車LF-30也在本屆車展上首次亮相。
自主品牌作為推動全球新能源汽車發(fā)展的先鋒,更是車展上的電動達人。東風汽車集團展示了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嵐圖的全新概念車iFree,北汽新能源帶來了旗下新品牌ARCFOX的首款車型αT,紅旗展示了新能源SUV E-HS9。與此同時,蔚來、小鵬、威馬等新造車企業(yè)和品牌也攜旗下新能源產品悉數亮相。
事實上,車展作為一場面向消費者的展會,核心的目的仍然是要吸引消費者,服務于消費者的需求,顯然目前已經有企業(yè)看準了消費者的傾向,通過車展的形式不斷對外強化自身的服務理念。
智能化競爭掀起平臺架構之戰(zhàn)
除了展示產品和服務上的軟實力外,智能化無疑是各大車企競相亮出的一張王牌,各類搭載車聯網、自動駕駛系統(tǒng)的車型集體亮相、更有智能駕艙、智慧交通沙盤等同步展出,整個行業(yè)都在身處深度的洗牌和變革期。
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表示,正是因為通過智能化轉型,長安汽車才在今年實現了逆勢走強。由此可見,汽車“新四化”不僅引發(fā)了人們未來出行方式的變革,更引發(fā)了現有行業(yè)競爭格局的巨變。
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在星途的發(fā)布會上,公布了名為“M3X火星架構”。據悉,M3X火星架構采用國際領先的模塊化構建理念,具備極強衍生能力,可兼容A-C級SUV、轎車、MPV及新能源車型,同時該架構的四大模塊可以確保車身的不斷進化和發(fā)展。
無獨有偶,在9月28日舉辦的第二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,上汽集團副總裁、總工程師祖似杰也透露,上汽正在開發(fā)全新一代輕量化、模塊化、平臺化、高安全等級的三電核心技術和純電動專屬架構,計劃2025年前投放近百款新能源產品。
除整車企業(yè)外,本屆北京車展還迎來了不少跨界參展商。其中,華為以配套企業(yè)的身份進駐車展,并以獨立展臺的形式參展。在展臺上,華為展示了自身在智能駕駛解決方案、智能座艙、智能電動mPower、智能網聯、智能車云服務、ADS智能駕駛等方面研發(fā)成果,現場一片火爆。
由此可見,中國車市之所以能在艱難之中迅速回暖,不僅與政府政策的支持、產業(yè)自身的努力有關,也與中國經濟的整體恢復、各產業(yè)之間的高度融合有著密切的關系。